中國語文科
1. 課程目標
本科組包括:中國語文科及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課程(專為非華語學生而設)。本校自創立至今,一直致力發展學生具備兩文三語的能力,而本科組則著重培養學生「一文(現代漢語)及二語(廣東話及普通話)」的語文能力,故初中中國語文 (除古詩文及中三基本能力考卷訓練外)主要以普通話教授,從而培養學生聽說普通話能力。本科組課程目標均依照課程發展議會頒佈的課程宗旨及學習目標,再按學校獨有的特質,發展具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。
2. 本年度關注事項
本科組旨在提升學生讀、寫、聽、說的能力,從閱讀、寫作、文化元素等教學範疇入手,以培養學生閱讀習慣、自學精神,發展慎思明辨及發揮創意能力。本年重點項目包括:
2.1 強化閱讀及寫作教學效能
※ 2.1.1 文言閱讀理解
※ 2.1.2 課外閱讀
※ 2.1.3 文化積累、德育培訓及培養對國家、民族的感情
※ 2.1.4 提供寫作平台,發揮學生創意: 推薦及鼓勵學生參與寫作班及公開比賽
※ 2.1.5 配合電子科技提升語文教學
※ 2.1.6 駐校作家閱讀課及寫作班
2.2 檢視現行新高中的學與教策略
※ 2.2.1開設保底拔尖班(初中及高中)
※ 2.2.2 提升中六學生應付閱讀理解及寫作能力
※ 2.2.3 提升高中學生應付公開試的信心
3. 各階段的課程內容
3.1 初中(中一至中三)課程內容
※ 均衡發展學生讀寫聽說的基本能力
※ 增進語文基礎知識,加強文化的學習
※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的態度,培養閱讀習慣及興趣,拓闊學生的閱讀面
※ 訓練學生聽說能力,並增進學生文化知識
※ 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,培養溝通及協作能力
3.2 新高中語文課程(中四至中六) 內容:
※ 提高讀寫聽說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
※ 提升語文學習的興趣、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
※ 培養審美情趣,陶冶性情
※ 培育品德,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
※ 體認中華文化,培養對國家、民族的感情
3.3 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課程內容 (專為非華語學生而設):
※ 訓練學生聽說廣東話的能力
※ 訓練學生認讀繁體字的能力
※ 訓練學生書寫繁體字的能力
※ 讓學生認識及感悟中國歷史及發展
※ 提升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及興趣
※ 為中三學生預備GCSE考試
※ 為中四中五預備GCE AL 考試
※ 為中六學生提供職業中文課程
4. 教學活動的特色(閱讀及寫作)
4.1 教學語言
※ 本科致力兩文三語訓練,故初中中國語文(除古詩文及中三基本能力考卷訓練外)
以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,藉此提高學生聽說普通話能力。
※ 高中(中四至中六)文憑試課程強調思維能力訓練,故高中中國語文以廣東話作為教學語言。
4.2 語文學習聯繫生活
※ 實踐課堂教學與生活聯繫,讓學生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。
有關活動如下:
4.2.1 課外閱讀計劃
※ 目標:推廣優質閱讀習慣及文化
※ 推廣方式:針對初中及高中學生的興趣及能力,擬定指定及推薦書目, 並設定每學
年閱讀目標,配合駐校作家的分享及引導,鼓勵學生多閱讀。
初中廣泛閱讀計劃:
中一至中三同學每學年必須閱讀十本推薦書籍,並完成閱讀紀錄冊。
高中廣泛閱讀計劃:
按老師安排完成指定讀物及撰寫評論,以完成校本評核報告。
※ 課堂以外的閱讀推廣活動:
◎ 定期與圖書館舉辦書展。
◎ 中五同學必須完成一次閱讀匯報,與同學分享好書及閱讀感悟。
◎ 除安排駐校作家為初中學生進行閱讀課外,更邀請本地作家到校與學生分享閱讀的
樂趣及寫作心得。
◎ 推薦學生參與聯校/校外語文活動,提升同學對語文的興趣。
◎ 每年編輯學生文集(足印)鼓勵創作。
◎ 舉辦校內寫作比賽、速寫平台,激發學生寫作興趣。
4.2.2 著重啟發學生創意思維的訓練
◎ 鼓勵全校初中學生參與朗誦比賽
4.2.3 加強語文表達能力,拓寬語文學習環境
◎ 籌辦本地/內地學術交流、寫作工作坊或文化考察活動。
5. 教學評估原則
※ 評估重點配合單元學習目標。
※進展性與總結性評估互相配合,全面評估學生學習表現。
※注意評估方法的信度與效度。
※新高中文憑試課程加入校本評核項目。
6. 年度活動(約15-20張相片)
圖一:中六誓師大會
圖二:參觀饒宗頤文化館
圖三:初中作家閲讀課
圖四:胡燕青分享會
圖五:歌詞的誕生──創作人簡嘉明講座
圖六:非華語學生茶藝課
圖七:華服日
圖八:校內書展
圖九:武漢楚才國際作文競賽
圖十:第一届聯校新詩即席創作比賽
圖十一:「翰墨飄香 迎春送福」寫揮春活動
圖十二:星級座談會
圖十三:關夢南先生講座
圖十四:書法茶藝文化活動
圖十五:非華語學生參觀大館
圖十六: 第四屆徵文比賽(宣傳海報)
圖十七:第一届聯校新詩即席創作比賽(宣傳海報)